作為傳統治療手段,放射療法的功效已在各種類型的癌癥治療中得到認可,但患者往往出現嚴重的治療耐受、腫瘤復發和轉移。研究表明,癌細胞在接受輻照刺激后,會過分高表達MYC 蛋白。這種蛋白具有修復DNA 損傷的能力;還可以抑制 I 型干擾素 (IFN-I) 信號通路,加重免疫耐受和免疫抑制。
本文要點:
(1)在外部輻照下,PWAI內的放療增敏劑鎢離子通過產生大量ROS破壞乳腺癌細胞的DNA鏈;同時,釋放的5-Aza(DNA甲基轉移酶抑制劑)與 ITF-2357(組蛋白脫乙酰酶抑制劑)進行協同合作,抑制MYC蛋白對受損DNA鏈的修復,進而顯著促進放療的腫瘤殺傷效果。
(2)進一步,雙表觀遺傳治療藥物的聯合使用可以逆轉腫瘤細胞內IFN-I信號通路的抑制狀態,明顯提高 IFN-α 和IFN-β 等相關免疫因子的水平。在原位乳腺癌小鼠模型中,這種治療策略引發了系統性抗腫瘤免疫響應,包括樹突狀細胞的成熟,細胞毒性免疫細胞募集及其記憶表型的形成,以及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從免疫抑制狀態到免疫支持狀態的免疫極化。
參考文獻:
Wang, G., et al. Dual-Epigenetically Relieving the MYC-Correlated Immunosuppression via an Advanced Nano-Radiosensitizer Potentiates Cancer Immuno-Radiotherapy. Adv. Mater., 2024, e2312588.
DOI: 10.1002/adma.202312588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312588
- “化敵為友”:澳門大學代云路團隊研發焦亡型放療藥物 2023-03-20
- 西安交大趙永席教授課題組在金屬-多酚配位聚合物探針合成與功能調控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2018-07-17
- 中科大王育才/蔣為團隊 Nat. Biomed. Eng.: 利用一氧化氮(NO)突破腫瘤血管基底膜屏障,增強納米藥物瘤內遞送 2025-05-03
- 川大李旭東/陳君澤、港城大譚超良團隊 Adv. Mater.: 多酚-氨基酸縮合物庫用于超高載藥量納米藥物的高通量連續流生產 2025-02-12
- 天工大高輝/李曉暉團隊 Acta Biomater.:二甲雙胍多功能納米藥物克服具核梭桿菌介導的結直腸癌化療耐藥與免疫抑制 2025-02-11
- 維生素C變身抗腫瘤“特洛伊木馬”!中科大李敏/王育才團隊 ACS Nano:揭秘VC如何“里應外合”擊潰腫瘤防線 2025-03-29
- 東華大學史向陽教授/沈明武研究員團隊 AFM: 雙驅動納米馬達用于高效腫瘤光熱治療及治療后炎癥緩解 202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