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有機室溫磷光高分子在應急照明、防偽、顯示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潛力。最早關于有機染料摻雜高分子中產生室溫磷光的報道可以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但是,對室溫磷光高分子的研究更多地聚焦于小分子染料(磷光體),而對于高分子基質的關注十分有限。目前,大量相關研究集中在少數種類的均聚物中,如PMMA和PVA等。但在實際情況中,高分子往往是以“非均相”的狀態出現在真實的材料中,例如共混物、共聚物、復合材料等。“非均相”高分子基質中室溫磷光的產生與高分子微觀聚集結構之間的關聯鮮有研究。
該工作是團隊近期關于高分子“相結構材料”的最新進展之一。在高分子的多層級結構中,“相結構”的調控一直以來都是難點,既無法通過化學手段直接進行合成,又難以通過宏觀手段進行有效調控。團隊近年來針對“兩親性”高分子相結構的“跨尺度”調控及“跨領域”應用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團隊通過對嵌段共聚物拓撲結構的設計,揭示了手性的“跨相區傳遞”機理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3, e202317102)。團隊發現了一類由PEO和硅鎢酸形成的內含結晶,通過“兩親性”高分子實現了對雜化結晶的有效調控 (Macromolecules, 2020, 53, 1415; Nanoscale, 2020, 12, 16884; ACS Macro Letters, 2021, 10, 272)。為了解決嵌段共聚物難以形成雙連續相結構的問題,團隊發展了誘導嵌段共聚物形成無規雙連續結構的“動力學”手段 (Macromolecules, 2022, 55, 4812)。團隊利用長碳鏈縮聚物的“兩親性”特征,提出了“混合‘非溶劑’揮發誘導相分”機理,實現了多孔材料的快速制備 (ACS Macro Letters, 2023, 12, 697-702)。最近,團隊開展了一系列發光高分子的探索性研究,希望通過不同領域間的交叉融合,發展具有實用價值的高分子功能材料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2023, 2301546; 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 2023, 2300666; Polymer Chemistry, 2023, 14, 2788-2796;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2022, 10, 9081-9091)。
原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macromol.4c00043
- 浙理工易玲敏教授團隊 CEJ:非均相潤濕性策略構筑高效原油/水乳液分離膜 2024-05-01
- 武漢大學蔡韜課題組 Macromolecules:結構與形貌調控中空共軛微孔光催化劑用于促進近紅外光誘導可控自由基聚合 2023-10-12
-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丁昆侖教授團隊 Angew:低溫無溶劑塑料解聚 2023-10-02
- 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國家級人才團隊招聘 - 教授、副教授、講師、博士后(師資) 2025-04-21
- 南開大學劉遵峰教授課題組招收博士生(2025年入學)、師資博士后等 - 材料學、化學、高分子、物理、生物學、紡織與纖維、金屬、計算模擬、電子信息等 2025-04-17
- 深圳大學王澤凡、朱才鎮等 Macromolecules: 纏結與晶體內鏈傾斜角如何影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單軸拉伸過程中的晶體取向 2025-04-14
- 華東理工馬驤教授團隊 Nat. Commun.:光固化及4D打印過程室溫磷光可視化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