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軛高分子的微觀結構是決定其在功能器件中電荷傳輸性能的關鍵因素,如場效應晶體管、太陽能電池和熱電器件等。可溶液加工的共軛高分子通常由剛性共軛主鏈和柔性飽和側鏈組成。這兩種結構和性質截然不同的成分結合在一起構成了目前具有最先進光電性能的一系列共軛高分子。
在共軛高分子中,共軛主鏈提供了電荷載流子傳輸的通道。而側鏈最初是為了改善高分子在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而引入的,但近期的研究也表明側鏈可顯著影響主鏈堆積,從而影響光電性能。側鏈的強結晶行為可能會限制共軛主鏈的有序π?π堆積,甚至降低共軛主鏈的平面度,限制電荷傳輸。由于主鏈和側鏈在分子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質上的巨大差異,特別是分子堆積距離和堆積模式的不同,主鏈和側鏈的不同結晶行為使得它們難以實現共同結晶。
緩沖鏈模型—理解共軛高分子中共軛主鏈和側鏈之間的競爭相互作用。
為了驗證緩沖鏈對共軛高分子結晶行為的影響,該工作采用了基于TBDOPV的共軛高分子作為模型體系。這三種高分子具有相同的共軛主鏈(TBDOPV-2T)和不同長度的緩沖鏈:亞乙基、亞丁基和亞己基來連接主鏈和兩條長烷基鏈。根據結構表征實驗和分子動力學模擬結果,具有較長緩沖鏈的TBDOPV-2T-518表現出最高程度的主鏈平面度和最強的π?π堆積。這些特性使得TBDOPV-2T-518在被分子摻雜后表現出顯著提高數十倍的電導率和熱電性能。這些相關結果證明了緩沖鏈對理解共軛高分子結晶和提升電子學性能的重要性。
該工作提出緩沖鏈模型來描述共軛主鏈和側鏈之間的組成結構,為理解共軛高分子主鏈與側鏈的相互作用、結晶行為以及電子學性能提供一個簡單易理解的結構模型,可用于指導開發高性能的半導體和導電高分子材料。
論文信息:Zi-Di Yu, Yang Lu, Ze-Fan Yao, Hao-Tian Wu, Zi-Yuan Wang, Chen-Kai Pan, Jie-Yu Wang, Jian Pei, Buffer Chain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Crystallization Competition in Conjugated Polymers, Angew. Chem. Int. Ed., 2024, DOI: 10.1002/anie.202405139
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405139
- 復旦大學彭娟團隊三發 Macromolecules:基于共軛高分子凝聚態結構調控的最新進展 2024-05-12
- 復旦大學彭娟課題組 Chem. Mater.:苯并噻二唑基共軛高分子的溶液態聚集對薄膜態結晶取向的影響 2024-04-13
- 北京大學雷霆團隊 Sci. Adv.:高電學性能的超韌有機半導體纖維的連續制備 2024-04-05
- 浙大潘鵬舉教授等《Prog. Polym. Sci.》綜述:結晶高分子在后拉伸過程中的多層次結構演變 2023-05-05
- 華南理工大學瞿金平院士和劉偉峰研究員《Macromolecules》:半結晶高分子網絡的雙向形狀記憶/驅動機理 2022-11-21
- 浙江大學潘鵬舉教授等綜述:生物基/可降解聚酯的同質多晶與共結晶 20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