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物構所王劍磊、吳立新團隊 IJBM:利用原位發泡3D打印技術將微孔聚乳酸/甲殼素納米晶復合支架用于骨組織工程
2024-09-14 來源:高分子科技
骨損傷是臨床上亟待解決的問題,而可植入生物支架為替代和再生受損組織提供了有效手段。在骨組織工程領域中,生物支架需要具備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優化的孔結構和足夠的強度來支持細胞粘附和生長。支架的孔隙結構對細胞增殖和分化至關重要,包括微孔/宏孔層次結構和孔的連通性。單一的多孔生物支架制備技術包括包括靜電紡絲、氣體發泡、顆粒浸出、溶劑鑄造和3D打印技術難以完全滿足支架所需的特性要求。同時聚乳酸作為制備支架的材料,由于其特性(低熔體強度和緩慢結晶速率)一定程度也影響支架的綜合性能。
為了獲得良好孔隙結構和機械性能的PLA基支架,首先,通過低共熔溶劑法制備CHNCs,將其與PLA進行熔融共混,隨后進行原位發泡打印(圖1)。
圖1 PLA/CHNCs復合支架制備流程
圖2 CHNCs表征分析
圖3 PLA/CHNCs熱行為和流變行為
圖4 PLA/CHNCs復合支架微觀形貌及泡孔結構分析
圖5 PLA/CHNCs復合支架機械性能
圖6 PLA/CHNCs復合支架體外生物降解
圖7 PLA/CHNCs復合支架體外生物相容性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4.135055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加州理工學院高偉教授課題組與合作者 Science:基于聲波驅動的活體深部精準3D打印技術 2025-05-09
- 中國科大龔興龍教授團隊 Small:界面工程輔助3D打印硅橡膠復合材料 - 協同優化抗沖擊性能與電磁干擾屏蔽效能 2025-05-01
- 中國科大龔興龍教授課題組 Adv. Mater.:混合式3D打印剪切變硬彈性體,實現力學性能增強與智能可穿戴一體化設計 2025-04-28
- 暨南大學劉明賢教授團隊 Nano Energy : 導電聚合物改性的甲殼素納米晶用于摩擦納米發電機 2025-01-17
- 暨大劉明賢教授團隊 CEJ:基于甲殼素納米晶/MXene復合膜的單電極摩擦納米發電機 2024-02-27
- 暨大劉明賢教授團隊 Carbohyd. Polym.:甲殼素納米晶體穩定液態金屬制備水凝膠柔性傳感器 2024-01-02
- 天工大林佳弘/李婷婷課題組《Carbohyd. Polym.》:兩步法構建分級孔隙結構的殼聚糖-羥基磷灰石復合支架用于骨組織工程 202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