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張天柱團隊在生物醫藥領域國際權威學術期刊《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上發表了題為“Assembled granular hydrogels loaded with growth factors for enhanc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herapy in abdominal wall defect repair”的論文。該論文報道了載間充質干細胞(MSCs)的微球模塊在腹壁缺損再生上的應用。先前,相關的工作也發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期刊上(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54435)。
由先天性破裂、創傷或腫瘤切除引起的腹壁缺損,會導致疝氣等并發癥。由于腹壁缺損是一種自身性的缺陷疾病,且腹壁傷口大、微環境復雜,一旦形成就很難自我愈合。干細胞療法已經被證明在多種組織修復中發揮很好的治療效果,但是直接注射的干細胞存在歸巢能力差和生存率低的弊端。在本論文中,他們利用動態共價鍵和共價鍵交聯,通過“自下而上”的策略組裝形成微球模塊(組裝GSD@FPs微球模塊),此微球模塊將MSCs遞送至腹壁缺損部位,用于腹壁組織的修復和再生(圖1)。形成的微球模塊具有自愈合性、粘附性和可注射性(圖2)。體內修復實驗結果顯示(圖3),組裝GSD@FPs微球模塊能夠降低傷口處的炎癥反應,促進膠原蛋白的沉積,并顯著促進了傷口組織處新生血管的形成。GSD@FPs微球模塊中大量的GSD微球作為機械支撐,顯著提高了新生腹壁組織的厚度。GSD微球在體內降解之后,組織逐漸重塑,同時觀察到新生的肌肉組織的產生,腹壁組織再生良好。
圖1. 組裝GSD@FPs微球模塊用于腹壁再生的示意圖
圖2. 微球模塊的制備及其性質
圖3. 微球模塊用于傷口組織修復的效果評估
此論文的第一作者為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博士生楊柳新,張天柱老師為唯一通訊作者。該工作受到了蘇州市科技局項目(SYG202343)基金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jconrel.2025.113630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杜學敏團隊 Matter:活性界面材料精準調控外泌體分泌促血管神經協同修復 2024-11-22
- 浙江大學杜永忠教授團隊 Adv. Sci.:細胞外基質水凝膠嵌合脂肪來源間充質干細胞外泌體用于促進晚期糖尿病創面愈合和皮膚再生 2023-09-19
- 四川大學張興棟院士團隊王啟光/樊渝江 ACS Nano:工程化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外泌體治療骨關節炎新策略 2023-07-21
- 蘇大鐘志遠/鄧超、蘇大附一院朱曉黎 Nat. Commun.:腫瘤血管適應性、粘附性和可吸收性微球用于可持續的經動脈化學栓塞治療 2025-07-09
- 天津大學/北京大學 Sci. Adv.:基于光子微球索引的高容量DNA數據存儲隨機訪問技術 2025-06-21
- 青科大王慶富、孫靖江團隊 Macromolecules:水相Passerini三組分分散聚合反應制備聚酯微球 2025-05-20
- 青島大學周祺惠團隊/附屬醫院盧云團隊《AFM》:用于腹壁缺損修復的生物多功能水凝膠補片 202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