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10月19日報道,美國伊利諾斯大學香檳分校和一個國際聯合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日前開發出了一種超薄發光二極管(LED)軟片,可用于醫療、傳感器制造等多個領域。相關研究10月17日發表在《自然·材料》雜志網站上。
據稱,這種新型發光二極管呈網格狀,100微米見方,厚度只有2.5微米,遠遠小于目前市場化的任何發光二極管陣列。研究人員稱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因此在醫學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可用于制作多種材料和設備,如可植入皮下的診斷儀器、發光的外科手術手套、縫合線以及智能送藥系統等。
目前現有LED的制造技術主要是通過將一個半導體晶片封裝在環氧樹脂中來實現的。負責該項研究的美國伊利諾斯大學香檳分校材料與工程學教授約翰·羅杰斯說,這個過程中使用的設備“大且笨重”,根本無法制作出可彎曲的網狀LED。
為了攻克這一難關,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新型“LED印制”工藝:先通過類似于計算機芯片的制作技術,將半導體晶片印制在一塊玻璃基板上,而后再將其轉移到預先準備好的基片上進行后續制作。這種超薄發光二極管在基片的兼容性上極為靈活,包括鋁箔、橡膠在內的多種材料均可適用。
此外,研究人員還用這種新技術制成了一種被稱為“圖像探測儀”的感光傳感器,它能夠對光線在物體間的反射作出反應。研究人員稱,結合微型傳感器和LED,這種技術將有助于機器人的研發。
羅杰斯說,一個現有的例子就是家用掃地機器人,這種機器人正是憑借安裝在其中的感光傳感器來躲避墻壁、樓梯、家具以及其他物體的,因此,即使把它放到桌子上面它也不會掉下來。而如果用新技術制作一個以光學為基礎的近距離傳感器,并將其按弧度包裹在機器人表面,那么其對位置和距離的感應能力將更為強大,精確度也會更高,這是傳統硬質LED所無法比擬的。
- 深圳大學楊楚羅教授團隊 PPS 綜述:熱活化延遲熒光(TADF)聚合物及其有機發光二極管的應用 2024-10-14
- 華南理工唐本忠院士團隊王志明研究員課題組 CEJ:多重共振材料的“電子限域”與“結構畸變”調控 - 實現高性能的超純藍光OLED 2024-01-30
- 華南理工大學趙祖金教授課題組 AFM: 利用電子捕獲策略實現高效率和高顯色指數的全熒光白光OLED器件 2023-09-27
- 南京大學李承輝/王曉亮教授團隊 Small:基于La3+配合物交聯的高彈性聚氨酯的超薄柔性電子器件 2025-04-08
- 安京珍教授/鄭爽博士/盧剛博士《Nat. Commun.》:超薄可控結晶聚合物膜 - 實現高水滲透率和高選擇性 2025-03-16
- 華東理工林紹梁/靳海寶團隊、上海交大周永豐 Angew:通過調節偶氮苯對位取代基的電子效應制備具有可控光響應性的超薄聚合物囊泡 2025-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