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近來有研究表明,有機半導體有望成為富有成本效益的替代解決方案,可直接利用液態溶液制成。這為熱電領域開啟了全新的可能性,包括大面積收集熱能。
瑞典研究人員在《自然材料》雜志上發表文章說,他們通過控制一種有機導電聚合物的氧化水平–即電子構型,成功提升了該聚合物的熱電效率,利用這種材料有助于開發出成本低廉、靈活度高且輕巧的有機熱電裝置,把廢熱和天然熱轉化為電力。
在聚合物熱電方面,迄今遇到的一大阻礙是如何開發出一種在性能上可媲美傳統無機材料的熱電聚合物。而現在,林雪平大學的Xavier Crispin和他的同僚們已在優化有機導電聚合物聚(3,4-乙烯二氧噻吩)與甲苯磺酸鹽(PEDOT-Tos)復合材料的效率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并利用此類材料制成了熱點發電機(TEG)的雛形。
盡管該材料在室溫下的熱電效率仍比商用型Bi2Te3低四倍,但該研究團隊稱,這一效率已經接近節能裝置的效能要求了。
Crispin說:“這是一種塑料或有機材料,特別是導電聚合物,第一次真正可以被視為[切實可行的]熱電材料。當然了,這種聚合物有待進一步的完善,其熱電性能還不夠強。”
他補充道,但此項研究帶來了新的希望,表明導電聚合物材料經過改進后是不輸于無機材料的。
為優化這種聚合物材料的熱電性能,研究團隊將聚合物暴露在四(二甲氨基)乙烯(TDAE)分子的氣霧下,對其氧化水平加以控制。進而通過中和其帶正電的長鏈分子,改變了聚合物的電子結構。
Crispin指出,在直接利用液態溶液加工熱電材料成為可能后,有助于開發出低成本的生產方法,比如印制以生產大型熱電發電機。
“該聚合物憑借其高靈活性還可應用于其他新應用,比如把TEG集成到紡織品中。既然該材料能夠用來制成熱交換器,也意味著它能帶來功能性最大化。”
- 蘭州理工大學冉奮教授 AFM:維生素C二次摻雜導電聚合物 2025-05-07
- 塑料添加劑顯著提升導電聚合物熱電性能 - 福建物構所林悅團隊與國防科大陳晨、程海峰團隊在《Adv. Mater.》發表突破性研究 2025-01-25
- 暨南大學劉明賢教授團隊 Nano Energy : 導電聚合物改性的甲殼素納米晶用于摩擦納米發電機 2025-01-17
- 深大陳光明/梁麗榮課題組 Nano Energy :可調面內/面外結構的高性能柔性熱電發電機 2024-01-23
- 南科大郭旭崗/馮奎團隊《Adv. Mater.》:氰基功能化策略構建高性能n-型高分子熱電材料 2023-05-04
- 南科大郭旭崗教授團隊 AFM:硒原子取代同時提高電子遷移率和摻雜效率實現高性能n型熱電材料 2023-03-21
-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韓悅/中科院化學所周恒 Angew:可雙循環回收聚酯的分子結構設計 202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