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化物所利用電化學法實現聚合物刷可控制備
2012-05-3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聚合物刷是一種典型的軟物質界面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礎研究價值,在材料的表面改性、膠體穩定分散、生物界面相互作用、生物傳感、生物潤滑等多個領域有重要應用。利用可控表面引發自由基聚合是制備厚度、成分和結構均可控聚合物刷的最常用方法。然而,傳統的表面引發聚合制備聚合物刷通常需要高濃度的單體溶液來實現聚合物刷的最大生長,且聚合需在惰性氣氛下進行,溶液很難重復使用。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表/界面課題組通過電化學控制Cu(II)/Cu(I)氧化還原催化聚合體系,首次實現了電化學誘導表面引發原子轉移自由基聚合,制備不同類型的厚度可控聚合物刷。通過調節引發劑的組分和外加電位可控制聚合物刷的厚度。同時,聚合過程可在空氣中進行,無需惰性氣體保護,且單體溶液可重復利用。該方法可用來制備各種復雜的表面結構,對于特定單體的聚合以及復雜基底上制備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刷均具有良好前景。該項工作發表在近期出版的Angew. Chem. Int. Ed. (Angew. Chem. Int. Ed. 2012, 51, 5092 –5095),并被該雜志選為“熱點文章”。
以上工作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125316)和中國科學院的資助。
電化學誘導表面引發原子轉移自由基聚合(SI-ATRP)制備聚合物刷機理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四川大學王云兵/傅代華團隊 ACS Nano:開發原位釋放H2S支架涂層 - 顯著提升血管修復效果 2025-04-09
- 陜科大羅曉民/劉新華 Chem. Mater.:一種抗微生物聚合物刷涂層 - 用于制造高性能、耐用、自消毒和可回收的口罩 2023-10-31
- 天工大陳莉/何洋團隊 Biomacromolecules和 J. Membr. Sci.:超支化聚合物刷的鏈體積重疊度及防污性能 2022-11-21
- 寧夏大學孫輝教授團隊 Macromolecules:分子內環化誘導自組裝可控制備多面體納米顆粒 2024-12-19
- 中山大學陳永明教授團隊石毅副教授 Macromolecules:實現不同組成和尺寸星形聚合物的快速和高效合成 2024-04-14
- 華東理工大學王庚超教授/王文強團隊 Angew:電泳驅動可控相分離制備強韌型介孔殼聚糖電解質膜 2024-01-22
- 蘭大卜偉鋒/蘭州化物所蔡美榮、周峰 ACS AMI:聚合物動態共價油凝膠原位剝離MoS?納米片及其增強的潤滑性能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