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學子“逃離”科研:理想太貴
2012-11-23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理想太貴,談不起,還是怯懦和自私的擋箭牌?
短短幾天內,關于科研苗子“逃離科研”的話題迅速發酵,又引發一場關于理想與現實之爭。一位博士后沮喪地講道,“我這個博士后,什么都不是。進站一年了,自己想做的東西都還停留在PPT里。”對他而言,理想已經不太重要了,因為后顧之憂太急!他自嘲道,“解決后顧之憂竟成了我的理想,夢寐以求的理想!科研理想呢,不好意思,成了說不出口的痛楚。三十余年如一夢,此時沒房堪驚!”學習物理十年,轉行創業的吳寶俊更是講得干脆,“理想太貴,談不起”。在談到什么原因會讓年輕人離開科研時,他指出,過度透支、錢、周圍人的價值觀是主因。“我的圈內好友和同學中,普通老百姓家庭出身,在經過一段高強度沒日沒夜沒假期的工作之后,往往更容易放棄。家里供你讀個博就夠奢侈的,你還要做博士后,三十好幾歲才能熬到副教授,一個月工資八千塊,房價一平米兩萬,你自己說說你這條路選的是不是有問題?”面對“理想太貴,談不起”的觀點,二十多歲的博士付佳維反駁道,是理想太貴,談不起?還是我們太膽小?抑或是我們根本就沒有理想?
付佳維分析道,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一般都會有艱難、有困苦、有孤獨,年輕人應該拿出應有的朝氣與勇氣,去改變現狀。當我們被現實的困境輕而易舉地打敗的時候,更多地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把自己陳舊的思維方式,自己對困難的膽怯,一味地變成對社會現狀的不滿,然后感嘆一下社會的不公,體制的落后,并將其作為逃避的借口。張海霞老師在這場爭論中的言論受到一些人的攻擊,不過她還是堅持認為,每個博士都要想一想,這幾十年的書不是白念的,不僅是在技術和知識層面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要在精神層次上提升自己,否則何必花這么多年讀書呢?她指出,“我不是說離開科研的就是沒有理想和追求的,而是很多人用‘興趣’‘安逸’‘個人發展’等等華麗的辭藻作為自己的怯懦和自私的擋箭牌,還冠冕堂皇地博得‘廉價的同情’,這是不能鼓勵的支持的,也是不能夠任其泛濫的,一個沒有理想和追求的人一樣做不好一個中學教師也做不好其他的崗位,因為在哪個崗位上都需要有理想的驅動、激情的發揮、困難中的堅持才能夠做好。”
中國石油大學博士生導師范煜認為,沒有理想的現實是極端的功利主義,沒有現實的理想是虛無的空想主義。年輕人不管將來從事什么行業,內心持續的精神追求是必不可少的,這是支撐我們克服困難,勇往直前不竭的動力源泉。至于安逸舒適的個人生活,我們現在完全考慮這個,還是有點為時過早。在趙文回應“喜歡穩定安逸的生活”之后,程代展老師又反思道,也許是“我們當年受的教育不同”,“或者是社會的多樣化所帶來的誘惑改變了人們的傳統理念?總之,如果只是為了舒適的生活而放棄對理想、事業的追求,我無論如何不能贊同。”
“也許,我們教育的最大缺失,是沒有培養起年輕人對理想的追求和為科學獻身的精神!”程老師指出。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Hou)
相關新聞
- 北大雷霆教授課題組誠聘博士后、科研助理 - 生物醫學工程、生物電子 2025-02-10
- 復旦大學李劍鋒團隊:首個理論模擬科研全流程自動化AI智能體 2025-01-25
- 天津大學史志遠教授團隊招聘科研助理 - 高分子化學、微凝膠/微囊泡/脂質體、酶包裹遞送載體、微流控 2024-12-17
- 中國林科院林化所周永紅/賈普友研究員團隊 CEJ:基于動態二硫鍵和酯交換反應的腰果酚基環氧Vitrimers,具有理想的動態響應、降解性和可回收性 2023-11-18
- 南昌大學/江西師范大學陳義旺團隊 Adv. Mater.:通過二元稀釋策略實現理想化準平面異質結有機太陽電池 2023-10-22
- 山東大學郝曉濤、殷航《Adv. Funct. Mater》:三元輔助分步沉積構建理想垂直相分布的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 2022-03-15
- 東華大學朱美芳院士團隊 Macromolecules:溫度-應力耦合作用下纖維鏈取向與晶體結構的多尺度演變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