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填補復合材料領域世界空白
2012-12-1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全球最大的民用超重力燃燒合成裝置,日前在花園口經濟區試制成功,由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與大連漢頓工業公司共同研發的這項技術,填補了金屬陶瓷材料復合領域的世界空白。
11月27號下午3點,在大連漢頓工業公司的生產車間里,一塊直徑200毫米、厚度10毫米的合金毛坯件順利出爐。它也是采用離心超重力融滲技術合成的,第一枚碳化鎢鎳梯度硬質合金材料,將用于加工礦山鉆探刀具和耐磨工件。
中科院理化所副研究員劉光華:“現在做出來的產品的性能指標,已經接近現在商用的產品,后面主要做的工作,提高工藝穩定性,能夠可重復高質量地生產。”
經過兩年的技術攻關,中科院理化所利用這種超重力離心設備,先后制造了5個批次的金屬陶瓷合金毛坯,對金屬陶瓷材料合成的超重力熔滲技術成功進行了工業化生產,與傳統的粉末冶金技術相比,節能優勢明顯。
大連漢頓工業公司陶瓷工程中心主任 李國斌:“如果從供電來講,我們整個這套設備到現在,這么大的裝置也不過10幾個千瓦(能耗)。”
據了解,這一項目已被列入國家科技部“863計劃”和國際熱核聚變配套材料課題,明年初有望合成超大尺寸合金,用于國內熱核聚變反應堆實驗。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Hou)
相關新聞
- 中科院理化所王樹濤/張飛龍團隊《Adv. Mater.》綜述:恒定環境中的連續性響應驅動策略 2025-07-16
- 中科院納米能源所王杰、王中林團隊 AFM:基于界面靜電擊穿的多功能全纖維織物 2025-07-07
- 中科院納米能源所李琳琳團隊 JACS:具有動態活性位點的Ga/Zn雙單原子納米酶提高癌癥治療 2025-05-10
- 北科大許利蘋教授/理化所萬茜子副研究員 AFM:按需可剝離比色(ODC)貼片實現慢性傷口的智能化無創監測 2025-07-20
-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員團隊 AFM:在藍相液晶溫度-時間依賴性動態圖案的多墨水協同印刷技術方面取得新進展 2025-02-18
-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員團隊 Adv. Mater.:在可拉伸藍相液晶彈性體激光器方面取得新進展 2025-01-30
- 西南林大杜官本教授/楊龍研究員、東北林大陳文帥教授 EEM:基于細胞壁聚合物修飾工程的超強、阻燃、環保竹基復合材料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