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分子印跡聚合物展現臨床診斷前景
2013-07-12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光刻硼親和分子印跡法的原理(A)及步驟(B)
非印跡聚合物(A)和分子印跡聚合物(右)對模板分子的識別作用及裸眼檢測
抗體是生命科學研究、疾病治療和診斷中的重要生物分子,但抗體存在著價格昂貴、穩定性差和與抗原結合后不易洗脫等缺點。因此,價廉、穩定和洗脫方便的抗體的替代品不僅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而且具有可觀的應用前景。
分子印跡(molecular imprinting)是制備具有專一識別特性的仿生功能化材料的重要方法。然而,由于蛋白質在印跡過程中構形的變化以及在高分子網絡中去除的困難,蛋白質的分子印跡是具有重要挑戰性的課題。
南京大學劉震教授研究組在多年系統研究硼親和分離介質的基礎上,將取代硼酸功能單體和光引發聚合引入分子印跡,并借鑒制備微流控芯片的軟光刻技術,發展出可以高效、便捷地印跡糖蛋白的普適性方法—光刻硼親和分子印跡法,所得分子印跡聚合物展現出多個超出預期的優異性能:高專一性、高親和力和超高抗干擾能力。
由于這些優異的特性,由該方法制備的分子印跡聚合物可以應用于復雜樣品體系中痕量糖蛋白的識別與分析。
由于糖蛋白是最常見和功能多樣的一類蛋白,且很多疾病與糖蛋白的表達有關,因此該方法將具有廣泛的重要應用前景。利用該分子印跡聚合物取代常規抗體發展出的酶聯免疫法成功實現了血清中痕量甲胎蛋白的檢測,檢測限達1納克/毫升(信噪比=6),展現出在臨床診斷中的良好應用前景。
該工作近期在德國《應用化學》上發表。該工作是該研究組在分子印跡領域中的第一篇論文,也是繼該研究組在仿蛋白A選擇性的仿生多孔整體材料之后在仿生分離介質方面的又一突破。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徐)
相關新聞
- 蘇州大學張偉教授團隊 Small:分子印跡策略實現圓偏振發光增強的可循環聚合物手性薄膜 2024-11-21
- 南京大學張曄課題組 AFM:高選擇性的植入式纖維傳感器用于監測血液高香草酸 2024-03-03
- 加州理工學院高偉課題組 Adv. Mater.:QuantumDock自動化計算框架指導基于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可穿戴生物傳感器構筑 2023-05-13
- 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國家級人才團隊招聘 - 教授、副教授、講師、博士后(師資) 2025-04-21
- 南開大學劉遵峰教授課題組招收博士生(2025年入學)、師資博士后等 - 材料學、化學、高分子、物理、生物學、紡織與纖維、金屬、計算模擬、電子信息等 2025-04-17
- 深圳大學王澤凡、朱才鎮等 Macromolecules: 纏結與晶體內鏈傾斜角如何影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單軸拉伸過程中的晶體取向 2025-04-14
- 南京大學成義祥教授團隊 Angew: 圓偏振紫外光激活的不對稱光聚合反應用于合成具有圓偏振發光活性的材料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