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昶樂教授團隊在烯烴聚合方向取得重要進展。該成果以“A Versatile Ligand Platform for Palladium- and Nickel-catalyzed Ethylene Copolymerizations with Polar Monomers”為題發表在Angew. Chem. Int. Ed雜志上。
聚烯烴一般是非極性的,因此染色、印刷等很多性質較差。因此,在聚烯烴鏈中引入少量的極性單體,可以極大的提高聚合物的一系列性質、拓寬其商業用途。作者希望通過設計過渡金屬催化劑來實現烯烴與極性單體的配位共聚。這一過程的實現非常具有挑戰性,也被認為是聚烯烴領域最后的“圣杯”之一。盡管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目前只有非常少量的催化劑體系可以實現烯烴與大宗極性單體(極性官能團直接連接在烯烴雙鍵上)的共聚反應:比如二亞胺鈀、膦磺酸鈀、膦酚鎳等。在這一領域中,絕大多數的工作都是圍繞這些已知催化劑體系的改進,全新的催化劑體系的發展非常困難。
陳昶樂課題組在發展新型烯烴聚合催化劑方向進行了大量的工作,也積累了豐富的催化劑設計的經驗。在一系列前期工作的基礎上,他們提出了“ligand rigidity”以及“electronic-asymmetry”的組合策略,從而成功的設計出一系列五元環[P, P=O]鈀、鎳絡合物。在乙烯與大宗極性單體共聚過程中,鈀、鎳催化劑均表現出優異的催化性能。所得共聚物具有較高的分子量,熔點以及較高的極性單體插入比。極性單體包括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乙烯基醚等工業上常用的極性單體。特別地,其中鎳催化乙烯與極性單體共聚的工作是目前鮮有的報道。這一工作為新型催化劑的設計提供了一條新思路。
該項目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NSFC, 21704094,51522306,21690071)的資助。
文章鏈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711753/epdf
- 重慶理工王凱悌/楊朝龍、南洋理工趙彥利《Adv. Mater.》:環烯烴聚合物多重剛性作用實現水/高溫等惡劣環境下的磷光發射 2025-01-30
-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簡忠保研究員課題組 Angew:水相配位共聚制備極性聚烯烴 2024-04-01
- 中國科學院大學王洋課題組 Macromolecules:高性能單苯氧亞胺IVB族三烷基烯烴聚合催化劑 2024-03-19
- 青科大李志波/劉紹峰教授團隊 ACS Catal.: 新型鉿金屬催化劑鏈穿梭聚合制備高熔點烯烴嵌段共聚物OBC 2025-05-11
- 浙理工王新平/周嫻婧與斯德哥爾摩大學Jiayin Yuan教授ACS Macro Lett.: 溫控“開-關”的三氮唑聚離子液體催化劑 2025-04-25
- 化學所劉國明研究員/國科大王洋副教授 JACS:單催化劑無鏈轉移試劑合成烯烴嵌段共聚物 - 介紹及一作解讀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