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具有長壽命激發態和延遲發光的分子室溫磷光材料(RTP)在光學成像、生物治療、顯示器、傳感以及防偽等領域受到了廣泛關注。相比于傳統的無機長余輝材料,純有機RTP體系具有生物毒性小、容易制備、加工性能好、成本低等優點。然而,純有機RTP材料很少能達到數秒級激發態壽命,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發光可視化和識別方面的應用。目前,實現純有機RTP策略有以下幾種:例如,通過引入重原子,可以加強旋軌耦合、促進系間竄越;通過增強體系剛性,可以減少三線態非輻射能量損失。然而,設計合成與無機發光體系媲美的長壽命有機RTP材料依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近期,北京師范大學化學學院閆東鵬教授課題組借鑒無機長余輝體系設計中基于熱激發能量傳遞的思路,提出了利用熱活化延遲熒光(TADF)輔助F?rster共振能量轉移(FRET)實現超長有機RTP的機理。為了證實該機理,首先選擇了能級匹配和取向適合的有機分子,其中熱活化延遲熒光分子三聚氰胺(ME)作為能量給體(donor),磷光分子鄰苯二甲酸(PA)、間苯二甲酸(IPA)和對苯二甲酸(TPA)作為能量受體(acceptor),據此建立了三個氫鍵組裝共晶模型體系(PA-ME,IPA-ME,TPA-ME)。通過穩態/瞬態光譜技術,發現相比于前驅體,三種共晶材料的RTP壽命大大提高,其中IPA-ME的磷光壽命可達2 s,高于目前報道的大多數純有機長余輝材料。實驗結果證明,磷光壽命的提高是依靠熱活化延遲熒光分子ME到受體的有效能量轉移(效率高達76%),證實了TADF和FRET協同作用下實現超長室溫磷光的設想,也為構筑純有機長余輝材料提供了新的策略。此外,利用磷光時間分辨的特點,進一步發展了該類材料在信息加密和指紋識別領域中的應用。
該項工作得到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資助,近期發表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18,1807599:Hydrogen-Bonded Two-component Ionic Crystals Showing Enhanced Long-lived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via TADF-Assisted F?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北京師范大學化學學院2017級碩士生周博為論文第一作者。
- 華南理工大學趙祖金教授課題組 Sci. Adv.: 純有機室溫磷光敏化劑制備高性能超熒光OLED 2025-03-24
- 北林彭鋒教授團隊 Adv. Mater.:基于可食用魔芋多糖制備3D打印室溫磷光材料 2024-04-26
- 貴州大學趙江 AFM:超長熱激活延遲熒光加有機磷光型顏色可調和高溫型有機長余輝 2024-04-10
- 四川大學王玉忠院士團隊陳思翀教授/吳剛教授 Adv. Sci.:多尺度耦合復合準固態電解質助力火安全長壽命鋰金屬電池 2025-03-28
- 東華大學武培怡/雷周玥團隊 EES :多級逐層旋轉結構凝膠電解質助力高容量、超長壽命、力學魯棒性水系鋅離子電池 2025-03-03
- 東華大學武培怡/焦玉聰團隊 ACS Nano:高保水凝膠電解質助力鋅空電池長壽命循環 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