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彭慧勝/孫雪梅團隊及其合作者提出了一種柔性可植入的纖維狀有機電化學晶體管,能夠實現生物體內化學物質微量變化的穩定檢測。一維的纖維結構便于植入大腦深部組織,實時記錄神經遞質等化學物質的動態變化過程,且表現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穩定性。
生物體內化學物質的動態平衡對于維持生理活動和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義。化學物質濃度的異常波動通常與疾病之間具有密切聯系,因此監控體內化學物質的濃度變化,可以幫助了解機體功能、輔助疾病治療。然而,這些化學物質往往分布于深部組織之中,且濃度低、變化快。經典的微透析聯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具有高靈敏度,但其時間分辨率(分鐘量級)較低,難以匹配生物體內化學物質秒級乃至毫秒級的快速變化。電化學傳感器因其高時間分辨率、操作便捷性和結構多樣性,在檢測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有機電化學晶體管作為一種新型電子器件,因其原位放大和傳感特性而備受關注。目前報道的有機電化學晶體管多為薄膜狀或平面織物結構,能夠實現體外或體表化學物質的高靈敏度檢測。然而,對于有機電化學晶體管,體內深部組織化學物質的長期穩定檢測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最近,復旦大學彭慧勝/孫雪梅團隊及其合作者基于碳納米管纖維,通過層層物理、化學修飾以及一體化結構設計,制備得到了柔性可植入纖維狀有機電化學晶體管(圖1)。具體來講,通過特異性修飾碳納米管纖維柵極,分別實現了對于過氧化氫、葡萄糖、多巴胺和谷氨酸等的檢測,展現出較高的靈敏度和穩定性。此外,將纖維器件植入小鼠腦部,通過免疫熒光染色未發現明顯的炎癥反應,體現出器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最后,通過將能夠檢測多巴胺的器件植入小鼠腦部,實現了對于多巴胺的7天穩定檢測,為生物檢測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圖1 纖維狀有機電化學晶體管的結構、過氧化氫的檢測和免疫熒光表征
該研究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SCIENCE CHINA Chemistry。詳見: Xiaoying Wu, Jianyou Feng, Jue Deng, Zhichang Cui, Liyuan Wang, Songlin Xie, Chuanrui Chen, Chengqiang Tang, Zhengqi Han, Hongbo Yu, Xuemei Sun, Huisheng Peng. Fiber-shaped organic electrochemical transistor for biochemical detections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stability. Sci. China Chem., 2020,DOI: 10.1007/s11426-020-9779-1.
原文鏈接: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SCC/doi/10.1007/s11426-020-9779-1?slug=fulltext
- 北京大學邵元龍《Adv. Mater.》綜述:用于組織電子設備接口的生物材料基纖維狀植入式探針 2025-06-27
- 東華大學柯勤飛、趙奕/港城大胡金蓮團隊 Nano Lett.:以廢治廢 - 助力可持續水體修復的多功能角蛋白纖維狀吸附材料 2024-10-14
- 徐萬海/王浩/程冬炳 NSR:誘導線粒體病樣損傷的癌癥治療新策略 2024-01-28
- 南科大馮奎、郭旭崗/海南大學陳志才 Angew 綜述:高性能有機電化學晶體管共軛聚合物的分子設計策略、應用和前景 2025-01-09
- 華南理工大學郭子豪課題組 AFM : 具有超低閾值電壓的n型有機電化學晶體管 2024-11-01
- 北京大學雷霆課題組 Adv. Mater.:超穩定n型半導體纖維有機電化學晶體管與高靈敏度生物傳感器 2024-03-10
- 重慶大學尹志剛教授團隊 The Innovation/CEJ:基于聚電解質介電薄膜的低功耗有機晶體管及其柔性存儲器 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