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貫穿于人類文明的整個發展歷程,纖維的進化史就是人類科技的演變史。隨著量子物理學和電子能帶結構理論的發展,晶體管等半導體器件和集成電路的出現推動社會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半導體聚合物材料的發展賦予了傳統纖維與紡織品各種新興電子功能,使之得以應用于元宇宙、增強現實、人工智能和智慧醫療等領域中。
近日,東華大學朱美芳院士、王剛研究員應邀在美國化學學會旗下Chemical Reviews(IF: 72.087)發表了題為Soft Fiber Electronics based on Semiconducting Polymer(基于半導體聚合物的柔性纖維電子)的綜述文章,該系統性的綜述共計約5.7萬字,東華大學為唯一通訊單位。
圖1. 基于半導體聚合物的柔性纖維電子
圖4. 半導體聚合物纖維器件的挑戰和前景
近年來,王剛研究員圍繞 “半導體纖維與電子器件”這一領域已經開展了一系列相關工作,初步形成一定研究特色。代表性工作有:基于高精度混合流打印技術的聚合物半導體纖維薄膜基電子器件(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20, 117, 202000398);基于一體化精密流體加工的單纖維電化學晶體管(Adv. Electron. Mater., 2021, 7, 2100231);面向人機界面的多維度電子纖維(J. Mater. Chem. C, 2022, 10, 13930;新銳科學家專刊);面向神經工程的電子-離子雜化半導體纖維(Nat. Commun., 2023, accepted)。
原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21/acs.chemrev.2c00720
作者介紹:

左一為王剛研究員
王剛,研究員/博導,入選“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領計劃”、國家青年特聘專家,擔任東華大學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助理,主要從事“基于精密流體控制的半導體纖維材料與器件”研究。在Nature Materials、PNAS、Chemical Review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授權中國發明專利15項,PCT國際專利1項。主編“柔性電子與智能服裝”一書(Wiley出版社),擔任Q1區期刊Advanced Fiber Materials執行編輯。目前已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JKW、華為公司、電子科技集團等科研項目。
期刊簡介:
Chemical Reviews是美國化學學會旗下的頂級學術期刊,致力于發表針對近期化學相關領域重要研究的全面、權威、批判性和可讀性的綜述文章。創刊于1924年并發行至今,該刊物是化學領域最受推崇和排名最高的期刊之一。
- 東華大學李靜超 Angew:半導體聚合物納米反應器通過超聲觸發級聯乳酸消耗用于胰腺癌銅死亡-免疫治療 2024-05-07
- 東華大學李靜超 Angew:雙靶向仿生半導體聚合物納米復合物用于骨轉移瘤增強型診療 2023-11-29
- 湘潭大學陳盛團隊《Adv. Funct. Mater.》:基于P型半導體聚合物填料構建物理交聯和電子-空穴對提升高溫儲能 2023-11-14
- 東華大學郭建生教授和NUS李正國教授Nano Energy:通過界面設計、組裝構建電正性摩擦彈性紗線,實現高效能量收集和人機交互 2022-01-23
- 廈門大學劉向陽教授課題組《Adv. Sci.》綜述:智能蠶絲電子、光子纖維器件研究進展 2021-11-30
- 天津大學黃顯教授團隊《Small》:用于神經系統刺激與監測的植入式柔性多通道光電纖維器件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