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陳美婉教授團隊 AM:GSH/pH雙激活的交聯氟化PEI介導內源性鐵“去劫持”效應和“原位ROS放大”用于增強抗腫瘤治療
2023-09-14 來源:高分子科技
鐵死亡是一種調節(jié)性細胞死亡方式,通過鐵離子催化過氧化氫產生羥基自由基,攻擊線粒體膜上的不飽和脂肪酸,導致細胞死亡。然而,基于鐵死亡的相關治療策略在抗腫瘤治療中效率低下,這是由于內源性的鐵離子被大量“劫持”于鐵蛋白(即不穩(wěn)定鐵庫)中且腫瘤細胞內過氧化氫濃度不足所導致的。盡管,通過遞送外源性鐵/鐵離子或誘導腫瘤細胞過氧化氫可以一定程度介導鐵死亡的產生,但這些策略往往毒副作用大且效率低下。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增加內源性鐵的利用并原位放大ROS促進細胞鐵死亡效率進而用于抗腫瘤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圖1. GSH/pH雙激活FP體系遞送MTS-KR-SOD和Cas-CA IX質粒增加腫瘤細胞的鐵死亡。
圖2. Cas-CA IX和MTS-KR-SOD質粒表征驗證。
圖3. FP@MC納米復合物通過內源性光動力誘導擴增ROS用于化學動力治療。
圖4. FP@MC納米粒轉染小鼠后對B16-F10腫瘤的治療效果。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304098
陳美婉教授簡介
陳美婉,澳門大學中華醫(yī)藥研究院教授,首屆港澳優(yōu)青,青年岐黃學者,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2022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主要致力于生物材料與納米醫(yī)學的研究,集中在中藥活性成分和基因的遞送系統(tǒng)。發(fā)表第一/通訊作者SCI論文共130篇,成果發(fā)表于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和Nano Letters等國際權威期刊。所有論文引用超過10000次,H因子61。參與中英文學術著作的編寫6部和申請及獲得授權專利9項。榮獲第一/二/四/六屆澳門特別行政區(qū)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2012/2014/2018/2022)。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chuàng)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煙臺大學/濰坊中醫(yī)藥產研院陳大全教授團隊 JCR: 仿生活性氧/氮納米清除劑抑制“鐵死亡風暴”調節(jié)免疫靶向急性腎損傷 2025-01-10
- 南方醫(yī)大沈折玉教授 Biomaterials: 中空介孔三氧化二鐵納米藥物介導的瘤內Fe3+/2+循環(huán)催化用于大腫瘤鐵死亡治療 2024-11-01
- 南華大學喻翠云/魏華/張海濤團隊 JNB:調控組氨酸磷酸酶-鐵死亡串擾 - 用于肝細胞癌高效治療及其機制的研究 2024-10-18
- 吉大陳學思院士、孫靜教授團隊 JACS:聚類肽輔助因子精準調控熊果酸螺旋納米纖維原位動態(tài)組裝實現協同腫瘤增效治療 2025-05-13
- 中科院納米能源所李琳琳團隊 JACS:具有動態(tài)活性位點的Ga/Zn雙單原子納米酶提高癌癥治療 2025-05-10
- 維生素C變身抗腫瘤“特洛伊木馬”!中科大李敏/王育才團隊 ACS Nano:揭秘VC如何“里應外合”擊潰腫瘤防線 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