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學家用大腸桿菌“造”出最耐熱生物塑料
2014-02-1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宣布,他們利用大腸桿菌,通過轉基因操作和光反應等方法,制作出400攝氏度左右高溫下也不會變性的生物塑料,是當前同類塑料中最耐熱的。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等機構聯合發表的公報說,這種塑料是透明的,硬度特別高,用于汽車上代替玻璃,能大幅度減輕汽車重量,從而節約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生物塑料用來自植物等的生物質為原材料生產,有利于保護環境。但此前的生物塑料硬度和耐熱性都較差,所以用途有限,一般都是作為一次性材料使用。
日本研究人員注意到,某些放線菌分泌的一種氨基肉桂酸擁有非常堅固的結構。研究人員根據這一發現對大腸桿菌進行基因重組,再利用它使糖分發酵,制造出自然條件下幾乎不存在的“4-氨基肉桂酸”。
研究人員通過光反應和高分子化等方法,用“4-氨基肉桂酸”聚合制取聚酰胺酸,然后在150至250攝氏度的真空下加熱制成聚酰胺薄膜。這種薄膜難以燃燒,能夠耐受390攝氏度至425攝氏度的高溫,而此前生物塑料的最高耐熱溫度是305攝氏度。
研究人員認為,比起以石油為原料、通過復雜工藝制造的傳統塑料,這種生物塑料成本相對較低。他們今后準備進一步提高其強度,爭取早日達到實用化。
有關研究論文將于近期在美國化學學會刊物《大分子》網絡版上刊登。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等機構聯合發表的公報說,這種塑料是透明的,硬度特別高,用于汽車上代替玻璃,能大幅度減輕汽車重量,從而節約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生物塑料用來自植物等的生物質為原材料生產,有利于保護環境。但此前的生物塑料硬度和耐熱性都較差,所以用途有限,一般都是作為一次性材料使用。
日本研究人員注意到,某些放線菌分泌的一種氨基肉桂酸擁有非常堅固的結構。研究人員根據這一發現對大腸桿菌進行基因重組,再利用它使糖分發酵,制造出自然條件下幾乎不存在的“4-氨基肉桂酸”。
研究人員通過光反應和高分子化等方法,用“4-氨基肉桂酸”聚合制取聚酰胺酸,然后在150至250攝氏度的真空下加熱制成聚酰胺薄膜。這種薄膜難以燃燒,能夠耐受390攝氏度至425攝氏度的高溫,而此前生物塑料的最高耐熱溫度是305攝氏度。
研究人員認為,比起以石油為原料、通過復雜工藝制造的傳統塑料,這種生物塑料成本相對較低。他們今后準備進一步提高其強度,爭取早日達到實用化。
有關研究論文將于近期在美國化學學會刊物《大分子》網絡版上刊登。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武漢大學鄧紅兵/趙澤團隊 Sci. Adv.:廢棄花粉和棉纖維“變身”高性能、水加工和可持續的生物塑料 2025-04-07
- 南京農大胡冰教授團隊 Small:天然聚合物直徑分布異質性增強可食用生物塑料膜性能 2024-12-16
- 王雙飛院士團隊 Adv. Mater.:一種摩擦電生物塑料 2024-01-09
- 南丹麥大學吳昌柱教授團隊《Nat. Commun.》:基于大腸桿菌化學修飾而成的人工孢子實現高效的界面生物催化 2022-06-13
- 蘇州大學陳高健、陳紅教授和合作者利用細菌為活性模板,合成了能實現菌株特異性親和的含糖聚合物 2019-06-11
- 美國科學家從大腸桿菌獲取生物燃料 2011-03-10
- 天津大學胡文平教授、楊方旭副教授《Adv. Mater.》:實現面向柔性電子的可彎曲的高性能有機單晶與場效應晶體管陣列 2022-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