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研究領域,仿生相對屬于一種創新的捷徑。但與天然的蛛絲相比,實驗室合成的效果普遍不太理想。好消息是,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剛剛找到了新的方法 —— 借助細菌的力量,將大分子蛋白質,轉變為多項關鍵性能不遜于天然產物的合成蛛絲。已知的是,蛛絲比在強度媲美鋼鐵的同時、韌性又優于凱夫拉(Kevlar),屬于自然界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材料之一。
它從更大分子量的蛋白質中分離出來,與天然物質相比,其多項關鍵指標并不遜色。
該校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研究團隊,在 8 月 20 號發表在《生物大分子學》雜志上的文章中表示:
蜘蛛絲的拉伸強度和韌性,預期分子量保持正相關 —— 分子量越大、則蛛絲越強。但在合成領域,前一個記錄保持者的重量,幾乎是天然蛛絲的兩倍。
即便如此,有關合成蛛絲的研究,還遠未達到能夠支撐其大規模應用的地步。有人想過養殖蜘蛛,甚至通過生物技術,將蛛絲基因拼接到其它生物上,但產能依然是個問題。
在這項新研究中,團隊的重心已不是改造細菌,而是試圖提升合成蛛絲在分子水平上的性能。其關鍵在于怎么融合蛋白質,該過程由特定的 DNA 序列推動,序列重復的次數越多、蛋白質就越大、所得的合成蛛絲也就越強。
新型生物合成蛛絲的顯微鏡圖像
盡管聽起來很簡單,但團隊必須克服的第一個障礙,就是細菌無法處理過大的序列、并將之切分成小塊。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在 DNA 中添加了一個新的短序列。它會觸發蛋白質之間的化學反應,讓它們融合形成更大的蛋白質。
最終,他們打造出了測量值為 556 kDa 的絲蛋白鏈。這較通普通天然絲蛋白的 370 kDa 更長,幾乎是其它生物合成蛛絲蛋白的兩倍(最大 285 kDa 左右)。
為測試材料性能,研究團隊后續將這些較大的蛋白質紡成了纖維,直徑約為人類頭發絲的 1 / 10 。結果發現,新材料在拉伸強度、韌性、延展性、抗變形性等方面,都可與天然蛛絲相媲美。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Biomacromolecules期刊上。原標題為:《Recombinant Spidroins Fully Replicate Primary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atural Spider Silk》
論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biomac.8b00980
- 浙大毛崢偉/丁元/王偉林團隊 Nat. Commun. : 新型自組裝蛋白質凝膠貼片 - 快速密封大出血! 2025-02-11
- 四川大學高會樂教授課題組 Adv. Mater.:多價納米嵌合體介導的內吞-溶酶體靶向蛋白降解用于AD治療 2024-12-20
- 東華大學沈明武/史向陽Biomaterials:具有生物活性的含磷樹狀大分子共遞送蛋白質/藥物用于巨噬細胞重編程增強骨關節炎治療 2024-12-09
- 南開大學劉遵峰教授課題組招收博士生(2025年入學)、師資博士后等 - 材料學、化學、高分子、物理、生物學、紡織與纖維、金屬、計算模擬、電子信息等 2025-04-17
- 天津工業大學張擁軍/張巖團隊 CEJ:仿蛛絲強黏韌共晶凝膠纖維 2025-02-27
- 南開劉遵峰、東華朱美芳院士、中國藥大周湘 Nat. Commun.:超細納米纖維的高強韌聚電解質人造蛛絲和高性能人工肌肉 202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