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納米光熱療法因其低侵入性、良好的時空可控性等優勢,已成為腫瘤治療領域的研究熱點。在眾多納米光熱材料中,二維納米材料(某一維度小于100 nm的超薄納米材料)由于其獨特的熱、光、電、磁等物理化學特性,在光熱治療以及光熱治療協同的癌癥治療中展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近日,北京化工大學劉惠玉教授課題組以Minireview形式總結了近五年來包括石墨烯、黑磷、過渡金屬硫化物、過渡金屬碳化物和氮化物以及鈀片在內的二維材料在癌癥光熱治療領域的應用,該文章發表于Angew. Chem. Int. Ed.(10.1002/anie.201911477)。劉惠玉教授為本文的通訊作者。本文第一作者是北京化工大學生命學院碩士研究生劉爽,博士研究生潘雪婷。
圖1. 二維材料用于癌癥光熱治療
該Minireview簡要介紹了二維納米光熱材料的獨特光學特性,總結了二維材料典型的制備方法,并從提高和增強分散性、生物相容性、化學穩定性和腫瘤靶向性四方面綜述了石墨烯、黑磷等代表性二維納米光熱材料的表面修飾策略。此外,該綜述還重點關注了二維納米光熱材料在光熱和光熱聯合療法中的應用,包括光熱/化療、光熱/光動力治療以及光熱/免疫治療,并從動物模型、研究類別兩方面概括了二維納米光熱材料在未來臨床轉化可能面臨的問題。
劉惠玉教授,北京化工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07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博士學位,畢業后留所工作。2015年被聘為北京化工大學生命學院教授,加入“軟物質科學與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與“有機無機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長期從事納米生物材料的合成,在光控腫瘤治療方向取得了重要進展。先后主持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ACS Nano等國際期刊發表論文80余篇,引用4800余次,當期1% ESI高被引論文7篇,H因子33。兼任SCI期刊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專刊客座編輯,生物化工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青年委員會委員,北京粉體技術協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北京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組織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納米毒理委員會青年委員,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納米生物技術分會常務委員。曾獲中國科學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首屆優秀會員,北京市科技新星等榮譽稱號。
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1911477
劉惠玉課題組網頁:http://www.liuhuiyugroup.com
- 浙江大學劉平偉、王青月 Angew:二維材料高效催化聚烯烴廢塑料的加氫裂解及反應機理研究 2023-08-21
- 上海電力大學曹懷杰《Prog. Org. Coat.》:二維材料復合防腐涂層取向調控與表征策略綜述 2023-06-05
- 電子科大王曾暉團隊、肖旭團隊 ACS Nano:工作在甚高頻的MXene納米機電諧振器和傳感器 2022-12-14
- 中科院納米能源所李琳琳團隊 JACS:具有動態活性位點的Ga/Zn雙單原子納米酶提高癌癥治療 2025-05-10
- 南開大學余志林教授課題組 Adv. Mater.: 原位相分離多肽凝聚物靶向無膜細胞器增強癌癥化療 2025-05-08
- 東南大學葛麗芹教授團隊 CEJ 綜述:具有免疫調節特性的工程化微膠囊在癌癥、炎癥和自身免疫中的應用 2025-04-09
- 東華大學史向陽教授/沈明武研究員團隊 AFM: 雙驅動納米馬達用于高效腫瘤光熱治療及治療后炎癥緩解 202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