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校將建績效撥款制度 實行財政與績效掛鉤
2010-12-2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教育部網站近日公布了江蘇省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方案指出,將探索建立績效撥款制度,實行財政撥款與高校績效評價掛鉤。
江蘇省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的目標是:積極探索多元化、優質化、特色化和國際化的辦學道路,力爭把江蘇省建設成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先導區、科學發展的示范區、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先行區。
到2015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0%以上。各類高校基本辦學條件合格率達到100%,爭取有20所高校進入全國先進行列。高校國家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占全國總數的10%以上,部分優勢學科進入國際同類學科排名前列。建成40所示范高等職業院校。全省本專科院校教師研究生學歷(學位)比例分別達95%、50%以上,師生比例不低于1∶15,其中研究型大學師生比例不低于1∶12。高校應用研究開發成果轉化率達80%以上。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70%以上,年終就業率達90%以上,學生和社會對高校的滿意度達90%以上。
為實現上述目標,江蘇省擬實施十大改革措施:
1.深化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建立科學的高校分類體系,實施分類管理和分類指導,引導高校辦出特色。建立區域高等教育協作改革和聯動發展機制。成立省教育發展咨詢委員會。
2.積極推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健全現代大學治理結構,完善公辦學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探索建立績效撥款制度,實行財政撥款與高校績效評價掛鉤。建立省屬高校撥款咨詢委員會。
3.著力優化高等教育布局結構。優化高等教育資源配置,建立“江蘇區域高校聯盟”。支持蘇北高等教育發展,探索獨立學院到蘇北、到市縣辦學等多種辦學途徑,力爭每個省轄市至少擁有一所普通本科高校。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加快建設一批與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緊密相關的學科專業。優化人才培養層次結構,到2015年,全省高校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的比例保持在8∶54∶38左右。
4.大力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進研究性、實踐性教學,全面推行學分制和彈性學制。推進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的“雙導師制”。建設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和“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示范基地。探索建立高職院校學生學分與本科院校學分互認制度。積極探索系統培養拔尖人才、創新人才和特殊人才的培養模式。推行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5.加快建設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繼續做好“985工程”、“211工程”高校部省共建工作。遴選一批符合江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具有較高辦學水平的省屬重點高校進行特色大學建設。實施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
6.不斷加大產學研結合力度。將產學研合作成效納入對地方政府和高校的考核內容。健全產學研合作受益共享機制,健全高校服務科學發展工作機制,健全高校科技工作管理考核機制。推進高校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設。
7.努力打造高層次人才隊伍。實施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完善高端人才培養和成長機制,做優做強高校“青藍工程”。實施“高校優秀中青年教師留學計劃”。創新高端人才管理和使用機制,鼓勵并支持高校創設“學科特區”。探索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高校校長,大力實施“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
8.不斷提升高等教育國際化水平。創辦三至四所中外合作辦學的高水平大學。建立江蘇國際高等教育園。引進國外通用職業資格證書,支持中外大學間的教師互派、學生互換、學分互認與學位互授,探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合作培養。擴大來華留學生規模,設立招收留學生的“茉莉花”政府獎學金,做強“學在江蘇”品牌。
9.積極推進招生考試改革。試行分類入學考試,完善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和綜合素質評價辦法,把測試評價結果作為不同層次高校入學資格的必要因素。改革高校招生錄取辦法,增加考生選擇機會,完善特殊人才選拔機制。試行專科學校注冊入學。改革研究生招考制度,擴大有資格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的院校數量。
10.探索建立科學分類評價機制。建立健全高校分類評價體系,培育獨立的第三方評價機構。構建分類評價激勵和導向機制,開展對民辦高校社會評價試點。建立行業企業、用人單位、教師、學生、家長和中介機構多方參與的高校評價制度。建立高校質量年度報告制度。
為確保改革措施的順利實施,江蘇省擬制定五項配套政策,并從四方面加強保障條件建設。
配套政策主要包括:1.對具備條件的高校,下放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權。2.根據實際,優化教育專項經費設置辦法。3.增設優秀在校大學生公派留學資助項目。4.優先將“產學研”合作研發項目列入當地科技計劃,優先給予經費支持。5.制訂《江蘇省校企合作促進條例》。
保障條件主要包括:1.成立省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建立定期通報制度。2.進一步加大政府對高等教育投入。3.建立高教綜合改革專項經費。4.建立定期考核評價制度,及時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做法。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江蘇高校對學術不端行為堅持實行"零容忍" 2012-02-09
- 江蘇120余所高校校長暑期學習:發達國家如何辦高等教育 2011-08-11
- 科技部:將改革院士制度,推動院士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導向 2020-10-22
- 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發布《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 2020-09-22
- 破“五唯”,不得把SCI、出國經歷等作為限制性條件!不得填寫人才帽子 | 高校教師職稱改革意見稿發布 2020-07-27
- 江蘇將探索建立高校績效撥款制度 201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