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具有Janus結構的聚合物復合薄膜在柔性電子、分離/純化、傷口愈合和響應型智能執行器等領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許多生物材料如細胞膜和荷葉在其兩面表現出兩種不同的結構構成,賦予其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質和功能,也激發研究人員開發具有類似Janus結構或成分的功能化薄膜。通常,Janus功能薄膜可以通過非對稱制造(薄膜形成過程中形成Janus結構)和非對稱修飾(后改性形成Janus結構)來構建。非對稱制造策略包括多層靜電紡絲和多層真空過濾法。非對稱修飾包括光降解或光交聯、層層沉積和多層表面改性等實現。而上述大多數策略都存在耗時長、步驟繁瑣和生產效率低下的問題。因此,開發一種制造簡單、經濟高效和可批量化生產的策略制備具有Janus結構的功能薄膜仍然備受期待。
圖1 重力輔助自然沉降法制備具有Janus結構的聚合物復合薄膜的制備
在自然系統中,借助重力作用的自然沉積現象可以將固體顆粒與自然分散系統分離,對水生和河岸生態循環系統具有重要作用。受這種自然現象的啟發,廣州大學分析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牛利教授團隊報道了一種自然沉降輔助策略用來制備在空間結構和導電性上具有Janus性質的聚合物基復合薄膜。部分典型的二維納米材料(石墨烯、氮化硼和石墨)和一維納米顆粒(二氧化鈦和鈦酸鋇)被引入聚偏二氟乙烯(PVDF)有機介質或水性聚氨酯(WPU)水性介質中,以制造多種具有Janus結構的功能化薄膜。當納米材料在分散介質中的重力值大于浮力和拖曳力之和時,這些納米片和納米顆粒可以自發地遷移到分散介質的底部,除去溶劑后,得到具有頂部聚合物層和底部復合層的Janus薄膜。以WPU/graphene為例,由于石墨烯納米片在底部復合層內的聚集和堆疊,WPU/graphene薄膜表現出超高導電性,基于此制備的柔性加熱器可以在1.5 V的超低電壓下實現145℃的高溫。同時,厚度為0.165 mm的PVDF/石墨薄膜具有25.1 dB的高電磁干擾屏蔽效率。同時,得益于復合層的高導電性和PVDF層的高電負性,Janus PVDF/石墨薄膜可用于制備高性能摩擦電納米發電機,而無需額外使用電荷收集層。這項研究策略為我們提供了開發更多Janus功能性復合薄膜的機會。該工作以“Natural Sedimentation-Assisted Fabrication of Janus Functional Films for Versatile Applications in Joule Heat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and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為題發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文章第一作者是廣州大學博士后李偉燕博士,通訊作者為廣州大學青年教師宋忠乾博士和牛利教授。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廣州市青年科技人才托舉項目的支持。
圖2 Janus WPU/graphene薄膜用于柔性焦耳熱加熱器件
圖4 Janus PVDF/graphite薄膜用于構建高性能摩擦納米發電機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2.140606
- 巴黎高等物理化工學院Costantino Creton教授團隊 Nat. Commun.:兼具彈性、強韌與導電性的離子導電彈性體 2025-01-16
- 無線植入設備實現腦腫瘤精準治療 - 中山大學徐炳哲團隊突破膠質瘤治療難題 2024-12-15
- 華南理工大學趙祖金教授課題組 Angew:通過加強空間共軛提高螺旋分子的穩定性和導電性 2024-09-08
- 天津科大劉葦教授、侯慶喜教授團隊 CEJ:高效多功能的Janus生物納米復合膜用于可控的高靈敏水下制動器 2023-10-27
- 南開曹墨源/北航劉克松《Adv. Sci.》:兼具Janus結構和光熱性能的智能除濕屋頂 2023-05-31
- 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張珽研究員團隊 AM:具有Janus結構高機械強度的選擇性響應柔性力學傳感器 2023-05-31
- 青島大學逄堯堃教授團隊連發 Nano Energy/CEJ: 在海洋多糖基摩擦納米發電機領域發表重要成果 202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