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免疫治療與其他治療方法的結合為腫瘤治療提供了可能性,但癌癥治療后免疫抑制通路的上調仍嚴重影響治療效果。針對這個問題,東華大學李靜超團隊設計了一種用于癌癥免疫治療的聲激活型半導體聚合物納米反饋劑(SPNSA)對上調的免疫抑制通路進行雙重調控。SPNSA包含半導體聚合物納米顆粒(SPN)作為聲敏劑、腺苷受體A2A拮抗劑(SCH58261)、程序性死亡配體1(PD-L1)抗體(aPD-L1)和單線態氧(1O2)響應型片段(如圖1)。在超聲(US)作用下,SPN產生1O2用于聲動力療法(SDT)和誘導免疫原性細胞死亡(ICD),同時上調腺苷水平和PD-L1表達。此外,產生的1O2可切斷1O2響應型片段,實現SCH58261和aPD-L1的按需釋放。釋放的SCH58261和aPD-L1作為反饋劑,同時緩解上調的免疫抑制腺苷和PD-L1途徑,從而進一步擴大抗腫瘤免疫效應。在雙側荷瘤小鼠模型中,SPNSA聯合超聲激活能顯著抑制腫瘤的生長和轉移。因此,本研究提供了一個聲激活型納米平臺用于通過反饋調節治療后的免疫抑制通路以精確擴大免疫治療效果。
圖1. (a)通過納米共沉淀和表面修飾構建SPNSA;(b)超聲激活SPNSA誘導ICD、免疫抑制途徑雙調控和SDT聯合免疫治療的機制示意圖。
圖2. (a) SPN0、SPNS和SPNSA的TEM圖像;(b) SPN0、SPNS和SPNSA中蛋白質含量測量;(c) SPN0、SPNS和SPNSA的水動力學直徑;(d) SPN0、SPNS和SPNSA的表面Zeta電位;(e) SPN0、SPNS和SPNSA的吸收光譜;(f) SPN0、SPNS和SPNSA的熒光性質;(g)通過測量SOSG探針的熒光強度評估1O2的產生;(h)聲激活后SCH58261和aPD-L1的累積釋放率。
圖3. (a)細胞與SPN0、SPNS和SPNSA孵育后的熒光圖像(紅色熒光信號來源于PFODBT,藍色細胞經Hoechst染色);(b)體外納米顆粒吞噬的流式細胞術分析;(c) 4T1細胞存活率分析;(d)納米顆粒和US共處理后4T1細胞內ROS產生評估;(e)免疫熒光染色分析細胞表面CRT水平;(f) 4T1細胞經納米顆粒和US共同處理后分泌HMGB1的水平;(g)不同處理的4T1細胞分泌ATP分析;(h)不同處理的4T1細胞中腺苷水平分析;(i)成熟DCs的流式細胞儀分析。
圖5. (a)腫瘤引流淋巴結DC成熟的流式分析;(b)各組成熟DCs的百分比;(c)原發腫瘤中的CD4+和CD8+T細胞的流式分析;(d)原發腫瘤中CD4+和CD8+T細胞的水平;(e)遠端腫瘤中的CD4+和CD8+T細胞的流式分析;(f)遠端腫瘤組織中CD4+和CD8+T細胞的水平;(g-h)原發腫瘤(g)和遠端腫瘤(h)中的Treg細胞的流式分析;(i)雙側腫瘤中Treg細胞的水平。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748013223001937?dgcid=coauthor
- 東華大學李靜超《Adv. Sci.》:聲激活半導體聚合物納米整形器多重重塑腫瘤微環境用于原位胰腺癌有效免疫治療 2023-10-29
- 東華大學李靜超課題組《Adv. Mater.》:聲激活型納米藥物伴侶擴大免疫原性細胞死亡和緩解骨髓來源抑制細胞實現免疫治療 2023-05-15
- 東華大學李靜超 Angew:半導體聚合物納米反應器通過超聲觸發級聯乳酸消耗用于胰腺癌銅死亡-免疫治療 2024-05-07
- 東華大學李靜超 Angew:雙靶向仿生半導體聚合物納米復合物用于骨轉移瘤增強型診療 2023-11-29
- 湘潭大學陳盛團隊《Adv. Funct. Mater.》:基于P型半導體聚合物填料構建物理交聯和電子-空穴對提升高溫儲能 2023-11-14
- 溫醫大紀建松/蘇大劉莊、馮良珠 Adv. Sci.:腫瘤碎片驅動的膽固醇靶向催化水凝膠可增強微波消融聯合抗腫瘤免疫反應療效 2024-12-16
- 澳門大學代云路 Angew:具有細胞器水平精度的金屬酚納米材料通過mtDNA依賴的cGAS-STING通路激活啟動抗腫瘤免疫 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