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華大學張如范教授于2024年12月1日和12月4日分別以An Electro-Driven Dynamic and Multicolored Radiative Thermal Regulation Material for All-Year-Round Building Energy Saving和A Local-Dissociation Solid-State Polymer Electrolyte with Enhanced Li+ Transport for High-Performance Dual-Band Electrochromic Smart Windows為題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發表了兩篇最新研究論文。分別介紹如下:
清華大學張如范教授 AFM:面向建筑節能的電驅動動態多色彩光熱調控材料
全球能源消耗的增長不斷增長,對能源供應以及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建筑能耗占全球總能耗的30%左右,并占據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10%。其中,建筑能耗的40%以上用于供暖、通風和空調系統(HVAC)。預計未來二十年建筑能耗將繼續增長,因此提高建筑的熱調節能力以減少能耗至關重要。炎熱季節,通過大氣窗口(8-13微米)的被動日間輻射制冷是一種無需能耗和沒有溫室氣體排放的新一代制冷技術。此外,在寒冷季節,降低建筑外表面的輻射率可以有效減少建筑內部的熱量耗散,從而減少供暖能耗。然而,現有的基于固定熱輻射率材料的靜態熱管理技術在動態多變的天氣條件下往往導致過冷或過熱,無法滿足全年節能的需求,甚至可能增加總體能耗。因此,迫切需要開發一種能夠適應不同氣候條件變化和不同熱需求的動態光熱調控材料或設備。
近日,清華大學張如范教授課題組設計了一種電驅動的動態多色彩輻射光熱調控材料(EDRTRM),該材料能夠動態且獨立地調節太陽輻射和中紅外輻射,展示出純制冷、多色彩制冷以及制熱等多種工作模式,適用于全年建筑節能。
圖1. EDRTRM的光譜綜合展示:(a)整體結構設計示意圖,(b)多模態切換下的光譜響應示意圖,(c)不同應用場景下的光譜特性需求示意圖。
圖2. EDRTRM的光學性質表征:(a)材料光譜響應的具體需求;(b)EDRTRM的切換過程以及數碼照片;(c)EDRTRM應用于器件結構的數碼照片;(d)EDRTRM在不同模式下的太陽輻射反射率;(e)EDRTRM在不同模式下的熱輻射反射率;(f)EDRTRM太陽輻射與熱輻射調制率與其他文獻的對比。
圖3. EDRTRM的微觀形貌以及元素分析:(a)Cu/PB的SEM圖;(b, c)Cu/PB的截面SEM圖以及EDX-Mapping圖;(d-f)Cu/PB的TEM表征圖;(g)EDRTRM中Cu納米顆粒與直接電沉積Cu納米顆粒的XRD表征圖;(h)EDRTRM中Cu納米顆粒的XPS元素分析;(e)不同粒徑Cu顆粒的米氏散射效率理論模擬。
圖4. EDRTRM的實際熱調控性能分析:(a)紅外熱成像裝置示意圖;(b, c)不同樣品的紅外熱成像照片;(e)戶外實驗裝置示意圖;(f-i)不同樣品的戶外溫度實驗測試結果。
小結:
通訊作者簡介:
張如范 清華大學化工系長聘副教授、特別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高層次人才計劃入選者、中國顆粒學會青年理事、中國化學會獎勵推薦委員會委員、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高級會員、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化工學會專業會員、中國能源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Coatings編委、SusMat、Carbon Future、Carbon Energy、Carbon Neutralization、Particuology及Exploration青年編委。主要從事納米碳材料以及功能納米材料的可控制備與性能表征及應用等方面的研究,在Science、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Sustainability、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 Letters、ACS Nano等期刊發表論文120篇。申請發明專利20項;撰寫學術專著7部。曾獲中國顆粒學會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24)、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自然科學二等獎(2024)、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青年創新獎(2024)、全球華人化工學者學會未來化工學者(2024)、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青年獎(2019)、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2018)、2018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區 “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2018)、中國新銳科技人物(2018)、SusMat青年編委杰出貢獻獎(2022)、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016)、清華之友-劉述禮育才獎(2021)、瑞士喬諾法(Chorafas)青年研究獎(2015)等獎勵。
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419378
清華大學張如范課題組AFM:用于高性能電致變色智能窗的固態聚合物電解質
建筑能耗在全球能源消耗中占有重要比例,其中窗戶作為建筑的關鍵部分,對室內溫度和居住舒適度有著顯著影響。為了實現建筑節能和提高居住舒適度,雙波段電致變色智能窗通過動態調節可見光和近紅外光的透過率,展現出在降低建筑能耗和改善居住舒適度方面的潛力。然而,現有的電致變色智能窗性能還未能滿足實際應用的需求,如開關速度慢、均勻性差和耐久性差等問題限制了其實際應用。液體電解質雖然能提高開關速度和均勻性,但由于易泄漏、揮發、污染等問題,不適合商業化電致變色智能窗的制造。因此,開發具有高離子導電性、良好電化學穩定性和機械柔韌性的新型固態電解質對于制造高性能電致變色智能窗至關重要。
近日,清華大學張如范團隊報道了一種用于高性能的雙波段電致變色智能窗的局部解離的固態聚合物電解質。研究團隊添加了丁二腈(SN)來松弛Li+-陰離子對和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EGMA)電解質中的C-O鏈,使得電解質在保持固態的同時具有超快的Li+傳輸能力,所制備的固態電解質具有高離子導電率(6.48 mS/cm)和高透過率(>90%)。基于這種固態電解質的電致變色智能窗具有快速的變色速度(著色/褪色時間分別為3.0 s和3.2 s)、良好的穩定性(1000次循環無明顯衰減)、高著色效率(373.8 cm2/C)以及在全太陽光譜范圍內的高光學調制能力(在673 nm、1200 nm和1600 nm處調制范圍分別為85%、70%和43%)。此外,該智能窗具有明亮、涼爽、黑暗三種工作模式,可大幅度調節室內溫度,展現了在降低建筑能耗和提升居住舒適度方面的巨大應用潛力。該工作以“A Local-dissociation Solid-state Polymer Electrolyte with Enhanced Li+ Transport for High-performance Dual-band Electrochromic Smart Windows”為題發表在《Adv. Funct. Mater.》上。文章第一作者為直博生李潤。
圖2. PLSx-SPE固態電解質膜的電化學性能
圖3. 固態電解質中Li+的擴散機理
圖4. 電致變色器件性能測試與比較
圖5. 模擬實際環境下電致變色智能窗的光熱調控能力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419357
- 清華大學趙慧嬋團隊 AFM:分米尺度的靜電驅動柔性人工肌肉新進展 2025-01-18
- 于欣格/解兆謙/常凌乾等 Sci. Adv.:水環境中病原體監測電驅動軟體機器人 2024-01-18
- 北大/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劉忠范、張艷鋒和北大楊槐Nano Lett.:基于石墨烯/膽甾相液晶的電驅動型熱致變色調光器件的構筑及應用 2023-05-24
- 北化周偉東教授團隊 Nat. Commun.: 新型準固態聚合物電解質助力高電壓鋰金屬電池實現非破壞性壽命延長 2025-04-21
- 北京大學龐全全教授團隊 Adv. Mater.: 氟化微疇調控-聚陽離子基固態聚合物電解質用于高電壓全固態鋰金屬電池 2025-03-14
- 長春應化所王獻紅團隊 JACS: 可逆鋰鹽催化實現固態聚合物電解質閉環回收 2025-02-27
- 南京大學王偉教授、王暉副教授團隊 Nano Lett.:光解耦單聚苯胺納米實體的電致變色動力學及原位形態演化 2025-01-16